JF17“枭龙”是巴基斯坦空军出资金,提需求,中巴联合研制的一款轻型第三代战斗机,由于曾担任过歼20的技术验证机,部分性能甚至接近四代机,它与印度LCA“光辉”是针尖对麦芒的关系。自2003年8月30日首飞以来,“枭龙”已经装备200多架,出口缅甸、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而它的家族中也出现了BLOCKI、BLOCKII、BLOCKIII和JF17B双座型等改进型,特别是双座型JF17B,因为外形变动较大,备受外界关注。

双座型枭龙战机
而就在半个多月前,据媒体报道,巴基斯坦空军举行盛大的仪式,接收首批本土组装生产的8架JF17B“枭龙”双座型战斗机入列,起空军参谋长还饶有兴趣地进入了双座“枭龙”战斗机的座舱。

8架双座枭龙同时服役

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
不过,巴基斯坦空军空军发布的双座“枭龙”图片,却引起了印度媒体的嘲讽。因为它采用了侧开式座舱盖,而座舱盖与机身结合的铰链,就像从五金店买的门页。印度媒体嘲笑它太土太掉价,甚至还拿出“阵风”和LCA的图片进行对比,一时间仿佛又找回了“世界第二空军”的感觉。

双座枭龙的舱盖教练

印度这制造工艺真的好意思嘲笑枭龙?

印度LCA舱盖铰链设计
实际上,双座“枭龙”座舱盖的铰链,外形却是挺难看的,当初首飞的时候,就有很多国内网友对此进行过吐槽。不过这并不是我们做不出好看的铰链,能研制生产歼20的成飞,对于这种小零件,自然是手到擒来。不过,我们要考虑的,是比外形好看更重要的东西,它就是成本。

枭龙双座舱盖
相比单价超过8600万美元,现在已经接近一个亿的LCA,“枭龙”的确是“廉价”的,2000多万美元的售价,连非洲国家尼日利亚都买得起。要知道,它可配备了昂贵的相控阵雷达和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再加上要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机体的成本,还不到整架飞机造价的1/10。要想控制住成本,不重蹈LCA的覆辙,自然是能省就省。

价格是首先要考虑的
特别是枭龙的资金来源是巴基斯坦,它的国防预算本来就不多,同时要装备多种型号的战机,特别是先进的枭龙BLOCKIII。这样一来,能留给双座型的资金就更少了,而我们作为设计方,能够在客户已经非常有限的资金中,做出合格的产品,已经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双座枭龙的资金很局促
相比资金,我们还需要考虑加工难度。双座“枭龙”战机的研制和原型机的制造,虽然是在成飞进行的,但是批量生产,却是在巴基斯坦卡姆拉工厂。当地工人虽然有维护F16的经验,并且生产了200架左右的枭龙,但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如果双座枭龙设计像“阵风”和LCA那样的隐藏式座舱盖铰链,好看是好看了,但是加工难度会高出不少,会直接影响飞机的生产速度。印度LCA“几十年磨一剑”,当然不用考虑速度的问题。

巴基斯坦人造飞机的水平与我们还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一个简单的座舱盖铰链,并不是什么高科技部件,也不需要多大的受力,枭龙又不是隐身战机,不需要对铰链进行隐身处理。相反,成飞对这一部件,可谓是“抠”到了极致。2017年4月27日首飞的时候,双座枭龙的座舱盖采用的是6套铰链,而现在定型批量生产的飞机,则只有3套舱盖铰链。连这个都要省一半,背后的良苦用心,不是印度人能够明白的。

双座枭龙原型机采用了5歌铰链

外形漂亮的飞机战斗力就强?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