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国会突然批准了一笔对台军售,称将以1.5亿美元的价格为台军现役的“爱国者”-3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提供检测以及升级维护服务。
而引人注意的是,在军售计划公布之前,美台双方都没有走漏半点消息,这一笔军售可以说是来的十分突然。同时这一所谓“维护”服务的价格更是高达1亿美元,显然已经大大超出了常规维护项目的费用,因而在这一笔军售背后,恐怕还藏着不少“隐情”。

好巧不巧,就在这一笔军售宣布的一天之后,台军的一笔军工采购造假案就遭到了曝光。似乎解释了这一笔军售的来由。
根据观察者网报道,台军目前现役的主力防空导弹“天弓-3”导弹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不合规”材料,包括螺丝、电线、通电用的硅控整流器,甚至是爆炸用的过氯酸铵原料等多个核心位置都出现了问题,其中多数都是“以次充好”的民用级产品,甚至还有不少是采购自“淘宝”的“二手货”。
目前这些不合规的零件已经通过加工被集成进了现役的“天弓-3”防空导弹系统之中,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要知道军工品与民用产品最大的区别,主要还是体现在环境的耐受度以及零部件整体的耐久度上。如今这些用上了民用零件的“天弓-3”防空导弹,若是碰上了极度低温或是高湿度的环境很有可能直接“罢工”,从而出现战时导弹无法发射的情况。台湾的防空系统也将就此崩溃。
而这些“假货”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流入军工生产环节,则是与台当局所谓《海空战力提升采购特别条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加强军备,在2021年年末,台当局便出台了这一套法案,砸下2400亿新台币采购武器装备。
而这其中的1800亿将通过台湾所谓的“中科院”,以发布竞标的形式分包给民间厂商。这样的流程也就为贪污腐败留出了极大的操作空间。
就以一家名为丰益国际联合公司的中标案为例,其中标的过氯酸铵半成品标价为2亿8560万元,但其公司注册资本只有600万元,按理说根本不符合参与竞标的标准。但即便如此,丰益最终仍是以底价拿下了这一订单。

除了中标流程引人生疑,其生产原料来源也是难以解释。丰益所采购的过氯酸铵原料原产地标注的是韩国,但要知道韩国根本不生产过氯酸铵。
另一家中标硅控整流器生产的台湾科技公司的行径更是出格,在中标之后,该公司直接向我国一家名为浙江柳晶公司购买了民用的硅控整流器冒充“军品”,要知道这可是控制导弹发射的核心部件之一,民用品恐怕根本无法满足军用的耐久度要求。但为了利润,这一家公司显然并不关心导弹的质量。
而这一腐败案的曝光,也很好地解释了美国突然宣布对台提供导弹检测升级维护服务的原因。要知道“天弓-3”导弹实际上就是美国“爱国者”导弹的台式“仿品”,在所采用的技术、构造以及关键零部件上都十分相似。

因而这一笔军售背后的主要目的,恐怕就是台当局请美国军方前来“救火”,解决“天弓-3”导弹的性能问题。而美方趁机“敲诈”,开出1亿美元的价格也毫不奇怪了。
只不过美国这一“救火”队员究竟能否发挥台当局预想中的效果目前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若是此次被曝光的“以次充好”案只是冰山一角的话,那对于台军来说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说到底,“以武拒统”这条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在此也希望“台独”分子早日放弃无谓的抵抗,回归祖国统一的路径上来才是正道。